我的工作方法论 - 关于事
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事儿办好,做得有效率,有质量。如何才能有效率有质量,我有一些方法观供大家参考。
2019-05-28
38 次浏览
概述
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事儿办好,做得有效率,有质量。如何才能有效率有质量,我有一些方法观供大家参考。
错不过三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面对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犯错,但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以上,就不应该了。所以,我认为同一个错误不能犯二次以上。犯一次,积极鼓励找寻错误原因,总结不再错;再犯一次,给予惩罚记过,加深记忆;若犯三次,留职查看或者直接开除。
分类排序
工作到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要不是着急的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不是拎不清。其实事情拿到手上划分起来很容易,就是八个字,大小难易、轻重缓急。重要紧急大的难的优先处理,按原则排序,逐个处理,逐个消灭。那怎么算大,怎么算小,怎么算重,怎么算轻?有一个简单的划分方式,与客户相关的最重要最紧急,与同事合作伙伴相关的次之,只与自己相关的最次,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些相关的事情都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范围外的事情千万别做,否则耽误自己的时间,还把无关的责任拦到了自己身上。
五段论
模仿哲学三段论,我也提出一个五段论,就是“在哪里,要去到哪里,怎么去,为什么去,要花多少时间”。拿到一个工作任务,就用这五段论去简单的辨析自己的事情。这里,我的朋友darkhe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法,叫“目的,目标,指标,手段”,我认为都是有效的手段。
PDCA
PDCA又叫戴明环,是做事的方式方法。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总结处理)。事情划分清楚了,就该一条一条的完成了,而完成事情的方法就是要PDCA。关于PDCA的解释网上太多了,我就不再赘述,我只强调一点,计划的内容一定要可量化,可量化的东西才能被检查,很多公司都有早会的习惯,开发中也有每日站立会议,核心内容大概都是总结昨日、计划今日、分享等,其实就是在做PDCA了。我觉得不管个人也好,团队也好,最好的方式就是早上到公司花5-15分钟的时间,计划今天的事情,最好不要超过3件,粒度控制在2小时以内完成1件,每完成一件事,休息一下,回顾一下,或者写写博客知识库总结一下。如果琐碎工作较多,则将琐碎工作组合,划入三个时间段内。如果繁重工作较大,不能在2小时以内完成,则进行拆分,直到感觉2小时以内完成。当然每次也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只要去做了,总是会越来越准确,效率也越来越高。
用心用脑用手脚
用心是指要有责任心,用脑是指要有方法的干不能蛮干傻干,用手脚要指不能光说不做。做任何一个事情,用没用心,结果会呈现出不同,而用没用脑,时间会呈现出不同。
及时反馈与沟通
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要及时上报。这一点谨记。有时候我们对事情的判断会出现偏差,例如我觉得这个事情蛮简单,但是做起来可能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变得复杂无比,或者逐渐不受自己控制,而大多数人都因为害怕上级责骂,或者害怕出丑,觉得自己拖了后腿之类的种种原因而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沟通而造成效率的极大浪费,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这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是世界都知道的。
我曾经作为一个coder写了很多项目的代码,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厉害,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但是有一次我遇到了难题,于是我绞尽脑汁的想怎么解决,1天过去了,2天过去了,3天过去了,似乎我陷入了牛角尖,爬不出来了,还好,我的上级发现了我的异常,每次高效率的我怎么突然低效率了,于是他找到我,询问我出了什么问题,我刚开始还拍胸脯的说没问题,后来就是支支吾吾,再后来我告诉他,我遇到了难题,结果上级非常严肃和愤怒,他告诉我,你为何不早点反馈,你知道因为你的延误而导致了多少不可估算的后果吗?我听起来非常难过,因为我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觉得自己不弱于人,也常常引领风骚,怎么就能让自己拖了公司的后腿,这个难题抛出来之后,没想到一个平时能力一般的同事立马给出了解决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很快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这次教训深刻,我知道了及时反馈与沟通的重要性,集体智慧远高于个人,你的问题也许在别人那里就不是问题,这无关智力、能力,而是各有机缘与擅长。
第二个例子来自于日本的八佰伴公司,当时如日中天的八佰伴公司会长和田一夫先生为了将八佰伴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而将总部迁到了香港,原在日本的总部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和田光正打理,由于和田光正是财务出生,缺乏经营理念,哥哥在国际市场披荆斩棘,弟弟却没有守好后方大本营,逐渐开始亏损,并持续加大,由于弟弟对哥哥充满了敬畏,所以隐瞒了实情,并做假账,还在亏损的情况下根据假账给股东分红,导致了事情不可挽回,最后和田一夫知道之后,再回国处理已经是回天乏术。如果和田光正能够在亏损出现时就及时反馈公司的问题,那也许问题就能被及时阻止和扼杀。
共享传承
知识的传承很重要,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公司也是一样,在公司里面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收获,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整理起来,就成了重要的知识,传承给同事,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成长了,那么公司自然就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我觉得每个公司应该都有一个统一的知识库,记录所有的知识,不管这个知识是团队共识,还是个人感悟,还是过往经验,还是错误教训,还是点子想法,都记录在这个知识库中。同时,DevOps还教了我一招,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集成到企业IM中,每个人都可以很快的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查询到想要了解的知识。
管理下放
很多管理书籍都在说要管理下放,不要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还把诸葛亮拿出来举例子,没有管理下放,什么都抓在自己手上,出身未捷身先死,不懂带人你就干到死等等,但是也没有说怎么下放,哪些事情要下放,其实我看来很简单,就一个原则,自己有把握的就下放,没把握的就自己来。为什么呢?因为有把握的事情,即便下放了,出现了纰漏,自己也能挽回或者控制,当然别忘了PDCA,及时检查。而没把握的事情,自己都没把握,你还指望别人?当然可能会有一些高精尖的事情自己是做不了,下面的人才是专家,但是这里的“把握”并不是要自己会,而是自己能掌控,你知道这个专家能搞定,他从未出过错,同时你又做好风险控制,给他配备了一个得力助手,或者自己搞了一个A/B团队一起来做,这就是你把握了,那就放心的下放给专家吧,如果专家不靠谱,你自己又不会,那就是没把握,所以你就必须亲自负责这件事情,找人也好,自己学习也好,不能下放给其他负责人了。
交付价值
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事情,否则你的过程和结果都变得没有意义。那么怎么判断是有价值的事情,这看你怎么定义价值,通常价值都可以映射为“钱”,所以不赚钱的事情就没有价值(这个价值观在企业中是可行的,当然,它不能应用于企业以外的场景,例如家庭),而在企业中给钱的都是客户,所以你交付的东西,如果能够让客户掏腰包,那么你就做了有价值的事情。如果你是支撑部门,客户可以替换为你的下游,如果你让你的下游降本增效了,那么自然你就交付了价值。
交付价值真的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把你的焦点放在这个上面,很多做技术的朋友创业的时候会陷入到技术漩涡里面去,为了实验某个新技术而去用新技术,而不是客户的需求可以用这个新技术很快很方便的实现作为其选择技术的基准。
先就说这些吧,以后总结到我觉得还有重要的,再补充上来。